欢迎来到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!
谷雨前夕,中山市三乡镇塘敢村的田间地头,堆起一根根饱满的塘敢萝卜。田埂边,来自广深港澳的游人在售卖点排起长队,人手提着一大袋萝卜放入汽车后备箱,准备带回家中与亲友分享。
五桂山泉水孕育了清甜爽脆、鲜美无渣的塘敢萝卜。但数年前,塘敢萝卜价格曾跌至5毛钱一斤,甚至有不少烂在地里无人知。依托“强村公司”打造特色品牌,如今塘敢萝卜卖到3元一斤,顾客仍络绎不绝。这根萝卜还走进中山温泉宾馆,成为旅人必买的中山手信。
种萝卜,塘敢村种出了一条农文旅产业链,围绕“塘敢萝卜”土特产名片,发展起亲子研学、田园文旅、特色餐饮业态,闯出文旅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新路子。
“造节”、举办萝卜主题比赛,带旺文旅热度。南方拍客米立 摄
滞销货逆袭,“巨无霸”萝卜走红
塘敢萝卜生长于五桂山山系中,皮薄、肉嫩、多汁。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,塘敢萝卜已远销港澳。然而,由于缺乏品牌推广意识,几年前,塘敢萝卜销量逐渐下滑,一度面临滞销困境。
为寻出路,2022年,塘敢村党总支书记黄振帮找上了郑海荣,邀请他出资与村里合办强村公司,共同开发塘敢村文旅项目,盘活“一村一品”塘敢萝卜品牌。由此,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。
公司成立后,郑海荣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——如何把塘敢萝卜卖出去?
郑海荣刚接手时,塘敢萝卜价格已降至5毛钱一斤,仍面临滞销。“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萝卜,难道就这么浪费了吗?”看着烂在地里的萝卜,郑海荣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寻求塘敢萝卜的突围之路,郑海荣首先改变的是销售思维。“我们要把塘敢萝卜包装成礼品萝卜,而不是市场上的普通大萝卜。”塘敢村先是发动村干部、村民、农户利用朋友圈推广,形成第一波宣传攻势。
公司同步注册“塘敢萝卜”抖音号和微信公众号,发布产品信息及促销活动,利用社交平台打响名气。宣传铺开后,游客蜂拥而来,塘敢萝卜日销量突破千斤,“身价”大涨。
除了口感独特外,塘敢萝卜还有一个特点——体积大、重量足,一根萝卜能长到10斤,这在市场上很少见。以前,农户担心萝卜长得太大不好卖,萝卜刚长到2斤,就急着拔出拉到市场卖掉。
但这却埋没了塘敢萝卜“大”的特点。为了打消农户顾虑,郑海荣向他们“打包票”,萝卜只要种出来,公司全部收购,条件就是要让萝卜长到足够大。郑海荣说,体积硕大的塘敢萝卜能让顾客印象深刻,是最好的宣传点。为此,郑海荣还策划了塘敢“仙萝田园”萝卜之最争霸赛,让游客挖掘比拼“最大的萝卜”。
在“强村公司”的运作下,塘敢萝卜很快走红。塘敢村还将塘敢萝卜卖到了中山温泉宾馆,打出“正宗三乡·塘敢萝卜”的招牌。“短短几年内,塘敢萝卜的价格从几毛钱一斤,推广到现在能卖3块钱一斤。”黄振帮笑着说,“塘敢萝卜还没走出塘敢,就被游客买光了。”
“萝卜节”引流,乡村兴起研学热
春日里,塘敢村油菜花田连绵起伏,孩童或在田间小道骑车穿行,或在花海间坐着小火车欣赏田园春光。玩累了,一家人就到附近的乡村美食馆,品尝一桌萝卜盛宴……
4月1日,“品味塘敢·振兴乡村”活动在塘敢村举行。活动现场发布了塘敢文旅地图以及《24小时玩遍塘敢》创意VLOG,串联塘敢文旅地标和特色美食,以萝卜为核心,打出塘敢村鲜明的农文旅品牌。
“每逢塘敢村‘萝卜季’,许多香港、澳门、深圳游客都会前来采摘,体验拔萝卜的乐趣。”塘敢村党总支部委员张海樱透露,以“一根萝卜”为起点,塘敢村构建了“农业+文化+旅游”发展新模式,依托“香山古韵”乡村振兴示范带(塘敢段)、塘敢十二勇士主题公园和仙萝田园三大载体,打造集农业种植、休闲观光、旅游采摘、研学实践于一体的田园观光路线。
2024年,塘敢村通过举行“萝卜之最争霸赛”“花田喜事”油菜花旅游文化月等活动,吸引数万人次游客。依托农耕文化底蕴,塘敢村还被评为“中山市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基地”,通过联动村民资源,推出10余场研学团建活动。塘敢仙萝田园萝卜节活动单日引流上千人,带动营业收入25万元。
通过文旅赋能、生态提质、治理创新,塘敢村形成农文旅融合的良好样本。塘敢萝卜从“烂在地里”到实现品牌溢价,铺展出多元产业版图,背后是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厚积薄发。未来,塘敢村计划将塘敢萝卜卖到全国,利用“强村公司”建立萝卜干加工厂,不断延伸产业链条。
来源 | 南方日报